一、刮目相待造句
1、b、朗读者按照小组意见朗读。
2、三国时期吴国有位大将,名叫吕蒙。此人武艺高强,战功卓著,深受吴王孙权的信赖。可吕蒙有个毛病:不爱读书学习。孙权屡屡劝他多学点知识,可他每次都推三阻四的,还自以为自己一介武夫,读书有何用?这回,孙权又来劝他了,结果怎样呢?让我们来看《孙权劝学》一文。
3、(5)“大兄何见事之晚乎!”(反问句,指责中带有自豪的语气。)
4、(5)天都为我们付出汗水,让我肃然起敬。
5、学习一些文言实词和虚词的用法;
6、小王经过几年的磨炼,已非当初的吴下阿蒙,我们真应该对他刮目相看了。
7、简介《资治通鉴》及作者司马光资治通鉴,由司马光支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,记载了从三国到五代1362年的历史。
8、当他站在我面前的.时候我大吃一惊,果然是士别三日刮目相待,现在的他已非昔日的吴下阿蒙。
9、读音:sùránqǐjìng
10、1)看过周总理的传记后,我不禁对他肃然起敬。
11、人总是在变的,就像俗话说,每天的太阳都是新的;就像那士别三日的吴下阿蒙。每一天的我们也都是焕然一新的,我们也能让别人对我们的改变刮目相看。
12、29)桂花是那么素雅,那么的大方,那么充满生机,叫你不能不刮目相看,特别是它那浓郁的幽香,熏得人都要醉了。
13、听配乐范读,整体感知全文。
14、22)进来的这个人气宇轩昂令屋里的人刮目相看。
15、几年不见,你进步真快啊,让人刮目相待。
16、9)嗯,不错,你们就尽管期待吧,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,陈天都这次当真要一鸣惊人了!
17、沈大少,真是士别三日,当刮目相待啊。
18、没想到那么那的题目,你都做出来了啊,真是士别三日,当刮目相待啊!
19、吕蒙接受了孙权的建议吗?
20、(3)“卿言多务,孰若孤?”(反问句,否定吕蒙辞以多务的理由。要重读强调。)
二、刮目相待造句优美
1、请三个同学分别谈谈他们对三句话的理解,主要说说应该运用什么语调,语速,读出什么情感来,以符合人物身份,能达到规劝目的,谈完试读。(板书显示三句话)
2、造句:雇主对有工作经验的申请者另眼看待。
3、(2)“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!”(反问句,表反问,隐见孙权对吕蒙不听劝诫的不悦神情和责备意味。)
4、孙权与吕蒙对话的目的是什么?劝学
5、刮目相见:guāmùxiāngjiàn
6、在球场上,就像全世界所看到的,在一开始大败于意大利和巴西后,红白蓝军团的表现令人刮目相看。
7、“邪”表示反问语气,译为“吗”联系句意,隐隐可见孙权对吕蒙不听劝诫的不悦神情和责备的意味。
8、谈谈你学了这篇课文后有何感受。
9、一个衣衫褴褛的老人说出了很有道理的话,马上让别人刮目相待。
10、3没想到那么那的题目,你都做出来了啊,真是士别三日,当刮目相看啊!
11、卿()涉猎()邪()孰()更()遂()
12、赵书记改变了原先的火爆性格,回霜收电,让人刮目相看。
13、(拼音):guāmùxiāngkàn
14、②“大兄何见事之晚乎!”
15、啊,这孩子对你刮目相看啦!
16、(拼音)guāmùxiāngkàn
17、心急如焚:听说孩子丢了,爸爸心急如焚,赶紧骑车出门去找。
18、4)世人将会对她刮目相看,将会向她肃然起敬。
19、比喻去掉旧日的看法,用新的眼光来看待人或事物。
20、好,这段话就讲到这里,同学们能不能找出我刚才这段话里的两个成语呢?(如示)对了,这两个成语出自我国一部著名的史学著作,大家知道是什么吗?——《资治通鉴》
三、刮目相待造句和意思
1、26)田伯光,殊不知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。
2、事物是发展变化的,不能用老眼光、老观点看待同一事物。
3、近义词:另眼相看、另眼看待、刮目相待、肃然起敬
4、另眼看待:lìngyǎnkàndài
5、通过我的努力,学习取得很大的进步,老师对我刮目相看了。
6、21)赵书记改变了原先的火爆性格,回霜收电,让人刮目相看。
7、《资治通鉴》是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,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间的史事。司马光:字君实,陕州夏县人,北宋政治家、史学家。
8、指别人有进步,用新的眼光来看待
9、释义:意思是指别人已有进步,不能再用老眼光去看他。
10、③“卿言多劳,孰若孤?孤常读书,自以为大有所益。”这样说有何作用?
11、小明小时侯学习很差,而现在他居然成为了一名科学家,真是应该刮目相待了!
12、(歇后语):乌鸦照镜子
13、(1)孙权与吕蒙对话的主要内容是什么?(劝学)
14、吕蒙就开始学习,终日不倦,他所看的书,连老儒生都比不了。后来鲁肃正式提升,代替周瑜。过来找吕蒙谈话,鲁肃摸着吕蒙的背说:“我以前说老弟是一介武夫,只有勇力,但是到了现在,学识也如此渊博,已经不是以前的吴下阿蒙啦。”吕蒙说:“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,兄长这么说,可是不称职啊。兄长您现在代替公瑾(周瑜的字),已经很艰难了;又和关羽接壤,这个人年长而好学,读《左传》朗朗上口,而且非常有霸气!只是他太自负了,总是气势凌人,不把别人放在眼里,这是他最大的弱点。现在如果和他对垒,应该用单复阵,用卿来对付他。”秘密的对鲁肃说了三条计策,鲁肃郑重的接受了,并且保密。
15、理查德的成功使我们对他刮目相看。
16、孙权的话是认真相劝,显得郑重亲切,表明了君臣的关系;蒙、肃皆为同僚,对话有一种调侃的趣味蕴含其中。
17、读音:guāmùxiāngdài
18、学习运用“吴下阿蒙”“刮目相待”等成语。
19、释义:意思是指别人已有进步,不能再用老眼光去看他。
20、小红变得勤奋好学,热爱劳动,对她刮目相看的人不在少数。
四、刮目相待造句子60字
1、(出处):《三国志·吴书·吕蒙传》裴松之注引《江表传》:“吾谓大弟但有武略耳,至于今者,学识英博,非复吴下阿蒙。”
2、(用法):作宾语、定语、分句;用于劝诫人
3、吕蒙读后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?通过谁的所见所语来写?
4、比喻去掉旧日的看法,用新的眼光来看待人或事物。同“刮目相待”。
5、张君以往成绩不好,这次考试语文得了90分,同学们对他刮目相看。
6、“孤常读书,自以为大有所益。”
7、提问:孙权是怎样劝勉吕蒙读书学习的?
8、试画出课文的停顿。
9、士要被人刮目相看必须别"三日",这里的三日当然不是指三天(这里的三日是虚数),而是指经过一段时间之后;
10、吕蒙:当涂掌事,乃始就学。年长乃学,学有所成
11、兰花草不仅抗旱抗寒抗盐碱耐践踏,而且还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和经济价值。只有具备前面那些条件,我们才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,改变落后的命运,爬到前方,别人才能对你刮目相看。
12、6年过去了,帕丁顿专科学校的生源来自同样的小区,但学校已经让你刮目相看。
13、12)他最近进步很大,我们真得刮目相待。
14、以前他并不怎么样,这次他一鸣惊人,真令我刮目相待。
15、(2)听到朋友说到当时救人的惊险,我不得不对他肃然起敬。
16、也不过几日不见,为何要(刮目相待)呢?对于那些善于(刮目相待)的人,要敬而远之。时过境迁月无痕,(刮目相待)无数人。至于吗?要(刮目相待),合作的机会还多着呢。
17、请解释“刮目相待”并造句。
18、3)刘动友善的朝他点了点头,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,我早已非昔日吴下阿蒙,如果土狼敢来惹事的话,一定会让他付出承重的代价。
19、28)林院长,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,我们两年时间没见了,我学会个西医有什么奇怪的?
20、比较方仲永和吕蒙的变化,你有什么样的启示?
五、刮目相待造句子简短
1、士别三日,即更刮目相看。
2、②正面写“劝学”经过,通过“议论”之后用鲁肃的惊叹,从侧面写吕蒙学业的长进。⑧情节以人物对话为主。
3、概括情节:孙权劝学(详写)——吕蒙就学(略写)——鲁肃赞学(侧面描写)。
4、18)小红变得勤奋好学,热爱劳动,对她刮目相看的人不在少数。
5、拼音guā mù xiāng kàn
6、13)通过小明的努力,学习取得很大的进步,老师对他刮目相看,并让他要再接再厉。
7、①“不可不学!”写出了怎样的口气?表现了怎样的心理?
8、她改变了自己的行为,让人重新刮目相待。
9、考虑到日本的几大竞争对手德国、韩国、台湾以及中国并没有踏步不前,日本取得的成就就更让人刮目相看了。
10、鲁肃与吕蒙交谈以后有何举动?结友
11、士别三日shìbiésānrì:
12、方仲永:五岁能诗,贤于材人远矣。少年不学,一事无成。
13、他显然从未听过拜伦的名字,但是拜伦那军官制服赢得让他的刮目相看。
14、孙权的话是认真相劝,显得郑重亲切,表明了君臣的关系;蒙、肃皆为同僚,对话则有一种调侃的趣味蕴含其中。
15、(近义词):另眼相看、另眼看待、刮目相待、肃然起敬
16、他最近进步很大,我们真得刮目相待。
17、孤常读书,自以为大有所益
18、分析对话,体会人物形象。
19、17)哎,方晓茹,你别看不起人啊,知道啥叫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吗?我现在是大哥了,手下有着百来号小弟呢,每个小弟孝敬一点,我就能有百来万了,你明白不?
20、请学生看板书,分角色用自己的话复述故事(一组一个同学,由同学推选,一个复旁白部分,一个复述孙权的话,一个复述吕蒙的话,一个复述鲁肃的话)